允许煤电严重亏损省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,重启煤电联动政策。
2017-2018年省内供应电煤同比增长33.5%和14.4%,扭转了多年来冬春季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。据了解,作为国家西电东送重要能源基地之一,贵州省能源资源丰富。
资料显示,贵州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5位、长江以南各省区市第1位,水能资源量全国第6位,煤层气、页岩气地质资源量分别位居全国第2、第5位。电煤供应充足有效保障电力稳定增长,2018年统调机组发电量1630亿千瓦时、同比增长7%,今年1-7月统调机组发电量992亿千瓦时、同比增长8.5%。今年1-7月同比增长15%,省调电厂存煤最高达到851万吨,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。今年8月,贵州省全网日发电量创下历史新高,最高达到5.87亿千瓦时。西电东送实施以来,已累计向周边和广东省送电超5000亿千瓦时。
电力装机6207万千瓦、西南省区第3位,其中水电装机全国第4位,水火电互补优势明显电煤供应充足有效保障电力稳定增长,2018年统调机组发电量1630亿千瓦时、同比增长7%,今年1-7月统调机组发电量992亿千瓦时、同比增长8.5%。另外,14个省份火电发电量同比降低,其中,湖南、青海、云南、广东、福建、浙江和上海降低超过10%。
分省份看,全国共有12个省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,其中内蒙古、河北、海南和安徽超过2800小时,江西、湖北、宁夏、山东和陕西也超过2600小时,而云南和西藏仅为938和168小时。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259小时,比上年同期降低33小时。1-7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40301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3.0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.8个百分点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5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.6%。
全国水电发电量前三位的省份为四川(1577亿千瓦时)、云南(1437亿千瓦时)和湖北(759亿千瓦时),其合计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57.9%,同比分别增长4.0%、19.3%和-8.2%。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442小时(其中,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分别为2512和1485小时),比上年同期降低87小时。
设备平均利用小时降低1-7月份,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2184小时,比上年同期降低40小时。1-7月份,全国工业用电量27223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.6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.4个百分点,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7.0%,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7.8%。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3260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6.5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.3个百分点。《简况》显示,1-7月份,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同比降低,其中火电、核电降幅较大。
其中,化工行业用电量390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6.0%,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.7个百分点。其中,第一产业用电量421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.2%,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.0%。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降幅超五成1-7月份,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4707万千瓦,比上年同期少投产2033万千瓦分省份看,全国共有12个省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,其中内蒙古、河北、海南和安徽超过2800小时,江西、湖北、宁夏、山东和陕西也超过2600小时,而云南和西藏仅为938和168小时。
2.火电1-7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2908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0.1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.2个百分点。建材行业用电量203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.9%,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.4个百分点。
第二产业用电量27712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.8%,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8.2%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5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.6%。
1-7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40301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3.0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.8个百分点。3.核电1-7月份,全国核电发电量1913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2.2%,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.3个百分点。全国水电发电量前三位的省份为四川(1577亿千瓦时)、云南(1437亿千瓦时)和湖北(759亿千瓦时),其合计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57.9%,同比分别增长4.0%、19.3%和-8.2%。其中,化工行业用电量2597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.8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.3个百分点。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增长1-7月份,化学原料制品、非金属矿物制品、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1305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3.6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.3个百分点。其中,化工行业用电量390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6.0%,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.7个百分点。
并网太阳能发电1.4亿千瓦。建材行业用电量32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.7%,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.4个百分点。
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49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0.1%,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.4个百分点。全国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4006小时,比上年同期降低129小时。
1-7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651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0.7%,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.2个百分点。其中,第一产业用电量421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.2%,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.0%。
发电装机降速截至7月底,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8.5亿千瓦,同比增长5.5%,比上月增加816万千瓦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.4个百分点。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3260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6.5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.3个百分点。全国基建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减少,其中太阳能新增装机减少较多,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超过五成。其中,水电247万千瓦、火电注1854万千瓦(燃煤1128万千瓦、燃气521万千瓦)、核电234万千瓦、风电1027万千瓦、太阳能发电1346万千瓦。
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442小时(其中,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分别为2512和1485小时),比上年同期降低87小时。分省份看,全国共有17个省份火电发电量同比增加,其中,增速超过20%的省份有西藏(133.8%)和湖北(21.1%),增速超过10%的省份有广西(14.0%)和四川(13.0%)。
另外,14个省份火电发电量同比降低,其中,湖南、青海、云南、广东、福建、浙江和上海降低超过10%。8月28日,中电联发布了《2019年1-7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》(以下简称《简况》),详细介绍了今年1-7月全国社会的用电情况。
1-7月份,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发电量2393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9.5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.4个百分点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851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8.8%。
在水电装机容量排前10的省份中,除湖北外,其他省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均同比增加,其中,福建、湖南、浙江、广东、青海和云南同比增加超过200小时,分别增加1174、924、553、465、271和244小时。其中,第一产业用电量7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.4%。第三产业用电量6668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9.1%,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6.4%。1-7月份,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0387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3.6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.4个百分点。
有色金属冶炼行业500亿千瓦时,同比下降0.2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.3个百分点。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259小时,比上年同期降低33小时。
火电11.6亿千瓦,其中,燃煤发电10.2亿千瓦、燃气发电8880万千瓦。1-7月份,全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118小时,比上年同期增加194.8小时。
1-7月份风电装机较多省份风电装机容量和设备利用小时跨区、跨省送电量快速增长1-7月份,全国跨区送电完成2840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1.8%。全国各省送出电量合计796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2.7%。